耳畔音犹切

1743490591216010781

【每日闲情】

清明节前,我又来到广州银河公墓拜祭岳父岳母,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记得从前每次去岳父岳母家,岳父总是早早地准备食材,骑着小单车去购物。他擅长做我喜欢吃的河南烩面,那烩面筋道爽滑,汤汁浓郁醇厚,里面搭配着各种食材,有嫩滑的羊肉片、爽脆的豆芽、鲜嫩的木耳,还有那金黄的油炸豆腐,我细细品味,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岳父在厨房忙碌着,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不让我插手帮忙,让我坐在客厅里边吃边看电视。饭后,他也不让我洗碗,自己默默地收拾好一切,然后和大家一起坐在沙发上聊聊天。

岳父走后,大舅哥给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岳母请了保姆。岳母时常叫我过去吃饭,嘱咐保姆准备我喜欢吃的饭菜。当我吃完饭回到家时,岳母总会及时打来电话,看看我是否安全到家了。她的声音虽然有些虚弱,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我的牵挂。每次接到她的电话,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暖。

扫墓时,我也想起在武汉安息的父母。我的父母对我的爱,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我的生命。我17岁高中毕业,到一家农科所工作。父母当时远在江西,但始终牵挂着我,经常给我写信,信中总是充满了鼓励和关心。每月给我汇5元钱,让我到镇里的餐馆改善伙食。我取到钱后,往往会约上几位好友到镇上打打“牙祭”。18岁多的时候,我到部队当兵,父亲总是写信鼓励我说吃苦能锻炼意志,要勇敢迈过生活关。他那龙飞凤舞的毛笔字里充满了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坚强、有担当的人。母亲的硬笔信则更多地关心我的生活,叮嘱我要注意保暖,不要生病,注意营养。每次收到父母的信,我都小心翼翼地拆开,反复地阅读,那些文字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后来,我调到了广州。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父母依然时刻牵挂着我。他们来信提醒我注意这、小心那,让我经受住生活的各种考验。他们总是担心我在新的环境中会不适应,会遇到困难。每次我回武汉探亲,母亲都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我从小喜欢吃的十样菜,炸藕夹、簰洲元子、红烧武昌鱼……每一道菜都做得那么精致,那么美味。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父亲则在旁边帮忙,虽然他以前不太会做饭,但为了我,他也努力地学着。以前粗心大意的父亲,变得婆婆妈妈,他会在半夜走到我的床前,为我掖被子,生怕我着凉。母亲患病前,还亲手为我织毛线裤。毛线裤样式简单,但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父亲临终前一天还惦记着一个人在广州的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希望他的孙子早日成家立业,过上自立的幸福的生活。父亲躺在床上,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依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嘱咐我好好照顾家庭、好好工作。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也充满了期望。那一刻,我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父亲的爱,如山一般深沉,如海一般广阔,让我一生都无法忘怀。

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爱也可以藏在琐碎日常里,不经意间就包围着你。有爱的人,是幸福的。

如今,关心我的四位老人都已离我而去。每当我感到孤独时,就会想起岳父岳母以及我的父母曾给我的那些关怀与挂念,想起与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他们的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孤单。

“忆里椿萱,膝前慈影,耳畔音犹切。”爱,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永远珍惜,永远铭记。

文:尹广
标题图/AI生成
编辑:叶碧君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