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中探寻人生而为人的各种活法
赵赵曾经以幽默和毒舌活跃在北京文坛,著有《动什么,别动感情》《结婚进行曲》等小说,曾任影视作品《寻汉计》《时尚女编辑》的编剧,随笔集新作《闲的》虽然短小,但收录文章的时间跨度却长达十年。赵赵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了她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既有亲情的温暖,也有旅行的趣事,近期的文章褪去毒舌文风,多了一份沉静与妥帖。
《闲的》全书分为两部分:《闲人闲景儿》书写在自己生命中被命运安排途经的那些人,比如父亲、婆婆、小表哥。自己刻意去追寻的风景,比如狩红叶,赏蓝花楹。《看闲篇儿》是读书札记的梳理,从文字中探寻人生而为人的各种活法,“只要是打心眼儿里的喜欢,每一天都平静自足”。
谈及文风的变化,赵赵回应:“年轻的时候是无知者无畏,很想说,很想被人看到,所以会写那样的东西,随着年纪大起来,也看到了很多好的东西,想起从前写的东西就很汗颜。我对自己唯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还能够知道要继续学习,保持好奇心,看更好的东西。”
文字有分寸,既真实又不失幽默
作为赵赵的老朋友,老狼在分享会上表示,赵赵的文字让他感到亲切,他认为赵赵的文字有分寸,既真实又不失幽默。老狼向现场读者简单复述了赵赵写自己婆婆的那篇文章,说自己看了非常感动。王东说:“我很害怕看赵赵写亲情部分的文字,尤其是写父亲那一篇我觉得心里非常难过,因为人到中年以后,就会有特别深的那种感情,但是赵赵只给你很浅的一部分,可是你知道那个后面是特别深的东西,你害怕自己掉到深潭里。这种写作我很喜欢,也很高级。她把生活中无论最深的感情和最想笑的一部分,融合在一起,这也是赵赵非常厉害的一部分。”
享受片刻的闲适,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主持人王东代很多没办法闲下来的人向嘉宾们提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卷”现象,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几位嘉宾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给出了各自的建议。老狼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认为音乐和文字是解脱内卷的良药。他提到,自己一直活在音乐中,音乐让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建议年轻人多接触艺术,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其他形式的创作,都能帮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喘息的空间。
王海涛则表示,面对压力,他通常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尽量让自己活得舒服一点,不去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
赵赵在分享会上坦言:“这本书的名字不是我起的,是我的编辑起的。”王东十分认可这个书名,他说:“人拥有一段空闲的时光,才会有一种思考的动力,才会有这样一种文字出来,闲暇才会有。”
此次新书分享会不仅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赵赵的创作心路,也让大家感受到了“闲适”生活的魅力,正如赵赵所说:“闲的时候,才会有思考的动力。”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享受片刻的闲适,或许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文/记者:孙珺
图/记者:孙珺
编辑:刘丽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