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當「老好人」,只會讓心理防線不斷受傷

文:米蘇

沒有清晰的心理邊界,致使討好型人格者總是渴望借助自己的付出贏得他人的好感,很容易在人際交往中喪失原則。有些時候,即使別人做出了一些觸碰底線的行為,讓他們的自身權益受損,他們也不敢出聲維護和反抗,生怕惹得別人不高興。

H說,她現在越來越討厭看到「閨蜜群」裡的消息,幾度想要退群,可終究還是抹不開面子。群裡的幾位閨蜜都是大學時代的同學,以前經常聚會分享一些日常。

兩年前,H去了美國,她的煩惱正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具體事件和代購有關。說起這件事,她認為根源在於自己——太熱情、太好心、太好說話,因為是她先提議的代購之事,也順利幫閨蜜們買了兩次東西。

fe8a7e33cde04f70b540b02173337d6b

從那以後,閨蜜們隔三差五就讓她幫忙代購。買東西這件事情本身就不輕鬆,可閨蜜們從來都是只給H物品的價錢,沒有人提過代購費用,似乎沒有人在意H為此付出的時間成本、用車成本,就只是說一句口頭上的「謝謝啦你真好!」更讓H憋屈和氣憤的是,有時候閨蜜們還會「欠款」,東西都用了好久錢卻沒有給,H不知道是真忘了還是故意拖着。

H想過回絕閨蜜的代購請求,可是礙於彼此之間的關係太熟了,她不好意思開口。另外閨蜜群有四五個人,如果她退群的話,又擔心閨蜜會在私下裡議論她,從此沒朋友可做。

H的處境讓我聯想到了英劇《唐頓莊園》裡的那個廚房女僕,沒有任何的地位和尊嚴,人人都可以支使她。她總是選擇隱忍和退讓,一次次地吞下苦澀和委屈。

161192e46d224d3ca6595b8663b26556

《唐頓莊園》劇照

其實事情本身並沒有多麼複雜,只要在群裡說一句:「我現在的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幫大家選購物品,所以今後不能再幫大家代購了,望理解」,也就不用煩惱了。可是對於討好型人格的H來說,說這樣的話太難了。不敢開口,看似是害怕破壞與閨蜜之間的關係,實則是害怕破壞她在閨蜜那裡的「好人」形象,哪怕「欠款」之事已經侵犯了她的個人利益,她也沒有制止和拒絕,而是礙於面子選擇了默許。

你應該也聽過這句話:「未經你的允許沒有人能夠傷害你。」討好型人格者總是在關係中被輕視、被傷害、被辜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缺少底線和原則,利益受損也不敢維護和反抗,沉浸在「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的道德式自我感動中。

雖說「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做人做事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可是這並不意味可以習慣性地放任自己吃虧,沒有底線地損傷自己的利益,為了不得罪他人,被迫隱忍,僅僅維繫着表面上的和氣,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悅別人。

原文鏈接:文化漫談|一味當「老好人」,只會讓心理防線不斷受傷 from 橙新聞
https://www.orangenews.hk/books/1266063/?utm_source=newscopy&utm_medium=referral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