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的相关书评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的相关书评缩略图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的相关书评

看一本书最先看的应该是它的题目,这本书的题目有三个要点: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但其实这三个要点只有一个是准确的,因为这本书除了是马伯庸写的之外和题目没有任何关系。这本书不仅不好笑,甚至不是中国史,讲的是五德(一种由阴阳家提出的在吕氏春秋中发扬最后被儒家修改后用来证明皇帝是上天指定的统治者来巩固皇帝的统治的学说)。

这本书从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流传原因开始,讲述了五德的发展。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明(火)→清(水)。关于金木水火土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大家都很熟悉,对五行正宗的解释是这样的:道家五行学说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取象比类学说,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有区别,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很多人把金木水火土叫做五元素 ,但实际上这五个“元素”并不是像化学里的元素一样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的,就像《西游记》里说人参果要与带有五行的东西隔绝开,所以用玉盘装,这就说明了五行这五个“元素”并不能构成这个世界,就比如说我那个塑料袋装人参果和拿玉装是一样的,都接触不到五行。这五个“元素”其实更多的情况下是用来算命或者像书里说的五德的用法。算命很常见,比如说闰土五行缺土,就要取个带土的名字,这里的土很明显不是一种构成世界的物质,不然算命先生应该人让五行缺土的人多吃点土而不是取个带土的名字了。其实我也遇到过算命的,有一次我在街上边走边玩《植物大战僵尸》房顶的那关,有一个算命先生走过来,突然说我五行缺土,要赶紧弥补,不然会有大祸临头。但是我不会相信他,因为我自己算过出生日期,不缺土,直到我发现第五行的花盆全被飞贼僵尸偷走了,几个僵尸冲了进来,然后就显示“僵尸吃掉了你的脑袋”,啊!果然是大祸临头。其实算命不是真的看生日什么的,是对一个人进行判断。我如果是算命先生,在2005年大街上给一个拿着好几张房产证的人算命,怎么算都是要发大财,不可能有第二个结果,这说明像算命这样的古代学科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

如果五行的第一种用法是民间用法,另外一种就是皇家的专属用法,也就是书中的“五德”,按照阴阳家的说法,只有“正统”朝代才有“德”,比如说周,而诸侯是没有的,这个说法对诸侯其实很不友好,这应该也是阴阳家为什么没有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吧。并且这个理论其实很神奇,就算不特意也会符合这个理论,比如清朝是水德,民国国旗主色调青色是木德,正好水生木,而现在的国旗主色调红色是火德,木生火正好符合五德终始说。那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给自己的朝代一个“德”呢?因为仪轨(礼法规矩)越多,人们就会越重视一件事,举个例子,过年,为什么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发红包穿红衣服放烟花,因为这样显得正式。很多规矩就是这样的,比如吃饭这件事,本来没有什么特殊的,因为要让长辈先吃,要按顺序坐等规矩,吃饭也会变成很正式的事。

其实古代文化虽然不科学,但还是蕴含了很多的思考,比起中国的五行这五种元素,更接近现实的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虽然亚里士多德一直在被批判,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有思考的人,水火土风四种元素其实对应了现在物质的四种状态,风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土是固态的,火是等离子态的,虽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见过等离子态的火,那个时候还只有激发态气体分子火焰。这四个元素是真的可以互相转化的,不像五行只是听上去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水、土、风→火(点燃) 风→水(液化)水→土(凝固)风→土(凝华)水→风(汽化)土→水(熔化)土→风(升华)。

现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已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很少有人愿意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研究古代文化,有一位研究五德的学者对此进行过批判,他说年轻人不讲五德。现在拿甲骨文写一篇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连篇的高考作文都可以被保送北大,但是我就很喜欢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因为这能让人深入思考🤔。思考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不思考的时候会失去思考能力,到思考的时候思考能力才会恢复,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啊!

读了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五德这个传统文化,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其实这个作者也不是什么学家,我写之前看了看豆瓣的别的书评,10篇有10篇在说他坏话,但这不是什么问题。我觉得读书是为了写作,读书就像往垃圾桶里倒垃圾,写作就像把垃圾从垃圾桶里倒出来,得有垃圾才有得倒出来,所以读书是很重要的,但我不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种行为,因为不能毁坏书籍。

推荐大家都去读一下这本书!

文章来源于:我爱写书评 豆瓣小组

作者:汪汪

链接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9143202/

看一本书最先看的应该是它的题目,这本书的题目有三个要点: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但其实这三个要点只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